今年国家重点关注“民生食品安全”问题。2005年7月,江苏省卫生监督所抽查“真优味”膨化食品铝严重超标,迫使该品牌产品被一度撤架整顿;同时,今年烘焙产品被正式明文禁用“溴酸钾”
(之前烘焙业使用的面粉、面包改良剂大多含“溴酸钾”
);2005年12月1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《每周质量报告》再次对膨化食品“铝超标”事件作全面综合报道……可见事态的重要性,同时也表明国内食品业正逐步向正规化、国际化作业标准迈近。今后国家极有可能对日益扩大的烘焙市场高度关注,尤其现存及潜在的食品安全问题。
所有烘焙、油炸、中式蒸点、膨化食品铝超标的直接原因在于生产该类产品时添加的主要膨松剂——泡大粉中含铝,使用量超标所致。在烘焙产品中,为改善外观、口感,很多产品均使用到泡大粉。而大多泡大粉是由烧明矾(硫酸铝钾)作为主要发泡原料,所以极易造成产品铝含量(成品中铝残留量)超标。
泡大粉的来历及铝超标的危害性
泡大粉是一种复合疏松剂,是由多种成分复配而成的,又称发粉、焙粉或发泡粉,书面语常称为发酵粉,简称B.P。最早是一种西点膨松剂,常用于蛋糕及西饼的制作,现在则广泛地应用于烘焙类、蒸品类、油炸类及膨化食品中。泡大粉一般是用碳酸氢盐(如钠盐、铵盐)、有机酸类(如酒石酸、柠檬酸、乳酸等
)、酸性盐(如酒石酸氢钾、富马酸一钠、磷酸二氢钙、磷酸氢钙、焦磷酸二氢钙、磷酸铝钠等)、明矾(如钾明矾、铵明矾、烧铵明矾等)及淀粉(阻酸、碱作用和防潮作用等)配制而成。